87110020  

今天,醫院來了一個小朋友,綽號叫芝芝,是個早產兒,矯正年齡一歲四個月。而整體的認知程度與精細動作、粗大動作,大約只有一歲左右。

這是他第二次來醫院,這次是來做(物理/職能/語言)治療的,由奶奶帶他過來。

在做物理治療時,治療師將芝芝抱上大球,原本心情平靜的芝芝有些不安,但仍然可以繼續跟隨治療師的指令。

這時候,奶奶突然開始走向一旁,愈走愈遠,然後默默的消失在門後面,偷看芝芝。

 

完全可以預料接下來的發展——小朋友開始大哭,哭到臉都紅了...

 

---

這裡我想探討的是「分離焦慮」。

常常會有家長問,小朋友有分離焦慮該怎麼辦?

寶貝一離開我就大哭,怎麼辦?

什麼時候可以開始「訓練」分離焦慮?

 

分離焦慮是一種小孩在與媽媽、爸爸或主要照顧者分離時會有的情緒,通常在六個月到兩歲時最為明顯。而在一歲左右,小朋友也會慢慢建立「物品恆存概念」,意指東西不會平白無故消失,像是看到小汽車開到椅子後面看不到了,有物品恆存概念的小孩知道「小汽車還在那裡,只是被椅子擋住了」。

同理,孩子需要有物品恆存概念,才會知道「媽媽(照顧者)不會不見,只是去別的地方了」。

所以在練習時,考慮孩子的認知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孩子的認知功能尚未到達,只會加深他們的不安和恐懼。

 

這的確是需要練習的,但所謂練習絕對不是一味的離開,讓孩子大哭不知所措;而是要讓孩子在尋找你、呼喚你的時候,確實回應孩子的要求,讓孩子更安心,確認你會一直都在,建立強壯而健康的依附關係,才更願意主動離開你,探索一下環境,再回來你的懷抱。

 

 

回到一開始的情境中,奶奶在當時離開我覺得不妥當,

第一、孩子的認知功能只有一歲,還正在建立依附關係。

第二、孩子第一次來到陌生環境中,有些不安,還在熟悉環境。

第三、該堂課的「目的」是在練習孩子的粗大動作與平衡,而非練習分離;且孩子才一歲,不該一次設太多目標。

 

如果奶奶能陪在一旁,能順利幫助孩子熟悉環境,建立安定感有正向的情緒,學習能力也會大增喔!

 

 

讓孩子在尋找你、呼喚你的時候,確實回應孩子的要求,讓孩子更安心,確認你會一直都在,建立強壯而健康的依附關係,才更願意主動離開你,探索一下環境,再回來你的懷抱。

推薦:簡單的躲貓貓,躲在孩子容易找到的地方,是練習的好方法,也會有許多樂趣喔

 

下次,我們再來談談上幼稚園的分離焦慮吧!

---

 

如果覺得文章很棒,幫我按個讚吧

最近才剛開張,快加入佩佩的粉絲團

 

arrow
arrow

    佩佩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